影業觸底反彈,下半年再顯疲態
表面看來,電影行業形勢似乎一片大好。然而,進入下半年以來,暑期檔的意外遇冷又為影業蒙上了一層陰影。今年暑期檔較2019年同期倒退58.5%,創下了2013年以來的最差暑期檔表現,而后的七夕檔票房也不如人意,整體大盤十分低迷,光線、萬達等頭部企業市值一度跌破300億關口。在此情況下,影院紛紛采取自救措施,做出不少新嘗試,希望能為行業注入新活力。
影院自救新思路,終端變革撬動千億市場
對于電影行業來說,畫面視覺效果至關重要。影院想提升入座率及觀影質量,從觀看體驗入手無疑是首要選擇。許多影迷喜歡到電影院看電影,正是因為影院的超大銀幕以及生動的畫面感帶來的震撼視效。目前影院通常會借助IMAX銀幕和3D技術來滿足觀眾對大畫面和臨場感的需求,尤其在高端影院已實現了普遍應用,很多觀眾對此也都非常熟悉了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新的電影視覺變革正在悄悄到來——LED電影屏的誕生開啟了電影顯示技術的新時代。
當前影院播放電影采取的是投影+幕布的形式,無法避免失真,細節不豐滿,畫面質量低;而LED電影屏以高亮度、高對比度、超高清等優勢,打破了投影的壟斷,使得傳統放映方式面臨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戰,為影院復蘇提供了新的商業模式拓展思路。
三星Onyx LED影廳
2017年,三星研發并安裝應用了全球首塊電影屏—三星Onyx LED電影屏。之后,電影屏開始了加速發展的歷程。2018年,中國引進首塊三星LED電影屏落戶上海五角場萬達影城。同年,LG與利亞德聯合開發了LG LED Cinema (p3.3mm, 4K)顯示屏,并于2019年通過了數字影院倡導聯盟(DCI)的認證。2020年,LG與杜比實驗室合作在臺灣的欣欣電影院安裝其首塊電影屏。今年5月,洲明科技的最新款影院屏通過DCI授權機構——日本慶應大學DMC研究所的測試,正式獲得DCI認證,成為國內LED顯示行業首家獲得DCI認證的企業。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里,國內外各大巨頭企業紛紛搶駐布局LED電影屏,并迅速實現了從研發到落地應用的過程,足可見LED電影屏市場的潛力。除了上述企業之外,利亞德、奧拓電子等大型企業也都在跟進布局影院屏。既然市場如此火熱,為何仍然少見LED電影屏應用?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在前一個段落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:DCI認證。DCI是數字電影倡導聯盟的英文首字母縮寫,它由迪士尼、派拉蒙、索尼影視娛樂公司、環球影業和華納兄弟影業共同成立。聯盟制定了統一的、高水平的數字電影觀賞技術規范,對LED電影屏幕的規格也提出了嚴格的標準,沒有獲得DCI認證的數字電影系統或產品無法在電影市場上得到應用。因此,許多企業被卡在DCI認證這一關。而洲明今年取得國內影視屏首個DCI認證,可謂是打響了LED電影屏自主技術第一槍,為撬動千億電影市場提供了強力杠桿。
LED電影屏優勢多,加速應用還需共同努力
前文簡略提到過LED電影屏的優點,現在再進行詳細解析:
產品技術端:
一是高亮度。三星推出的LED電影屏峰值亮度比傳統影院投影亮度高十倍左右,并且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亮度調節,這完全顛覆了影院常規投影播放的全黑暗環境要求,意味著我們可以選擇全開燈觀看電影,并且完全不影響其畫面效果。
二是高對比度。LED電影屏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全黑,使其擁有超高對比度,明暗細節更豐富。配合HDR高動態范圍技術支持,色域更廣,色彩更還原更飽滿,解決了傳統投影屏幕亮度最大時色彩質量降低的缺陷。
三是廣色域。基于發光原理差別,LED屏幕色域寬闊,具有1024-4096級灰度控制,色彩清晰真切。
四是超高清。投影系統分辨率受限于投影芯片,目前最大為4K分辨率,而LED顯示屏可以做到8K甚至更高,帶來清晰視界。
此外,LED電影屏還具有壽命長(可達十萬小時);可單獨布置,無需設立放映室,節約空間等優勢。
商業應用端:
當前銀幕投影要求播放環境必須全黑暗,人們在電影院除了觀看電影以及消費一些簡單的小吃之外,無法進行其他活動,這造成了影院商業模式單一的弊病,院線收入幾乎百分百依賴電影票房,電影是否受歡迎成為了院線收益率的決定性因素,這種商業模式具有很大的風險性。
而LED屏可自主發光的屬性決定了其能適應周圍環境亮度,也就是可以開燈觀影,這徹底改變了傳統觀影模式。當影院能夠開燈時,人們的活動選擇就變得更加多樣化。例如可以選擇一邊觀影一邊用餐,打造別出心裁的電影餐廳,開辟“電影+餐飲”的新型商業模式;也可以利用影院的空間設計以及大屏優勢,將影院變成歌劇音樂廳、企業活動廳等;甚至可以打造視覺+活動雙重體驗的兒童游樂電影院,搶占新市場。
這些優勢體現了技術升級所帶來的全新可能性,為影院多元化經營提供了更多選擇。隨著影院競爭加劇,LED電影屏的出現無疑為影院在終端設備上提升差異化屬性,提供了一個破局的新機。
核心器件先行,為升級影院屏提供可行方案
在LED中游封裝端晶臺在2020年初就基于燈珠芯片定制的基礎,率先推出了高端影院P3系列顯示解決方案,包含1010-P3系列和2020-P3系列兩款產品,前者主要應用在間距為P1.25-P1.87的LED屏,后者則應用在間距為P2.5-P4的LED屏,能夠滿足影院、電競、廣電直播等高端屏顯需求。
影院P3系列繼承晶臺領先的“臻奢黑科技”技術,以之打造的LED影屏可實現全黑超高對比度、超高峰值亮度、完美均勻度、高精度色彩等效果,兼具高光節能、壽命延長等優勢。
晶臺P3燈珠色域100%覆蓋數字電影倡導組織公認發布的DCI-P3色域標準與HDR標準,滿足寬色域的顯示需求,顯示畫面色彩鮮艷逼真還原,能夠在峰值亮度下呈現完美的色彩準確度,這項技術的成功,可有效助推降低影院播放成本并促進普及影院LED顯示屏。
理性看待現實市場,制定策略破除痛點
雖然前路光明,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影視屏在落地過程中的不利因素。在影院屏出現重要新發展的時機下,廠商更要冷靜客觀看待其商業化應用的趨勢,制定對應策略破除痛點。
LED電影屏落地目前面臨以下幾個問題:
一、成本問題。影院屏在性能指標上和普通LED屏有著不同的標準要求,在技術上的難度也更高,在場景開發方面并不全面,再加上目前影院屏并未量產化,種種原因造成了影院屏成本不菲。
二、音視效系統問題。盡管前文提到影院屏在畫質、色彩方面的諸多優勢,但在聲音上目前絕大多數電影院使用的都是透聲軟幕,其顧名思義就是讓聲音穿透銀幕達到“聲畫和諧”的境界,而LED屏無透聲孔,聲音定位需要重新設計布置,再加上播映系統的重新改造,為替換增添難度。
三、用戶習慣問題。如今影院采用的基本都是傳統投影方式,采用新設備將導致高昂的改造成本,同時必須承受觀眾反應的不確定性,這讓許多影院不敢冒險。
四、DCI認證問題。據業內人士透露,DCI認證費用高昂,并且申請流程長,成功率低,一般LED顯示企業很難承受,只能依靠頭部企業進行探路,阻礙了落地普及進程。
事物向來具有兩面性。作為新興領域,影院屏能吸引這么多“大腕兒”企業布局,其未釋放的潛能是毋庸置疑的。在了解其落地難點后,廠商更應該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研發,大力推進LED電影屏發展。
總結
站在顯示廠商角度,近年來LED顯示屏已經從高速爆發期逐漸進入平穩成長期,如何尋求新發展,必須進行細分市場的開拓發展,LED影院屏若能成功落地帶來行業創新應用,將成為顯示行業又一新爆發點;而站在影院角度,行業低迷亟需新的刺激因素,不同的設備或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商業模式。
同時,對于14億人口市場規模來說,現有的銀幕數量顯然不能滿足需求,若LED影院屏得到應用,將使得屏幕數量得到大幅增長,這塊增長市場也將使各關系鏈上的企業獲得受益;最后,從行業良性競爭的角度來看,如今影院被傳統投影放映技術所壟斷,LED影視屏若能以競爭者姿態進入市場,將促進兩種不同技術之間的良性競爭,為屏幕成本降低提供機會。